歷史沿革
2017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隨著中德全方位戰(zhàn)略伙伴關系深入發(fā)展,雙方需要通過人文交流,進一步增進理解、 聚同化異,鞏固雙方全方位合作的民意和社會基礎。
2017年5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與德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西格馬·加布里爾共同主持中德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首次會議,發(fā)表《關于建立中德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的聯(lián)合聲明》,簽署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的7項合作協(xié)議并確定了2017—2018年度兩國人文交流的25項重點項目。
2018年9月,第七屆“中國時代”系列活動日前在德國第二大城市漢堡的市政廳禮堂內拉開帷幕,300余名中德政商界友好人士參加了活動開幕式。“中國時代”系列活動2006年由漢堡市政府發(fā)起,已發(fā)展成一個能夠促進雙邊關系發(fā)展的重要活動。
2019年3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在巴黎會見專程前來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的德國總理默克爾。習近平強調,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才是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的唯一正確選擇。 雙方可以加大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智慧城市等領域合作。
機制定位
中德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與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中德高級別安全對話機制地位平等,職能互補,是中德政府磋商的有益補充。
成員單位
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
合作領域
涵蓋教育、文化、媒體、體育、青年等5個合作領域。
教育領域
“互通·互鑒·互享—中德留學45周年”、“中德職教合作研討會-寄語中德職教未來發(fā)展”、“中德青少年足球友誼賽”。
文化領域
路德維希夫婦捐贈國際藝術作品精品展、德國8藝術展。
青年領域
中德青少年國際營地論壇。
體育領域
中德足球合作成果展、舉辦青少年足球精英教練員培訓班。
新聞出版廣電領域
中德電影電視周開幕儀式。
文章來源于中外人文交流網(wǎng)